上次聊到 [布蘭登觀點 075] NFT 熱潮,你到底買到什麼了?除了本質上的探討外,其實大多數想趕上熱潮的人,最想問的就是,到底買什麼會賺錢?Gamma 也有寫了一篇文章「 NFT 現在不像是持有數位藝術品的「證明」,而更像是高檔俱樂部的「會籍」,覺得它是泡沫的人會錯過巨大的機會」,來說明他對 NFT 的看法。這背後對我來說,我更認為是 「Network Effect」的一種延伸。

什麼是 Network Effect 網絡效應

早期有寫過 [布蘭登觀點 012] Network Effect 網絡效應,裡面比較偏理論與學術上 Network Effect 的定義為何,但簡單的來說,如果有更多人用這個服務 or 平台,你就更會想用這個服務 or 平台,那他就是擁有 Network Effect。

NFT 平台上供需所造成的 Network Effect

現在購買 NFT 商品有許多不同的平台,你可以從這邊看到目前 NFT Marketplace 的排名。

source: https://makeanapplike.com/top-most-popular-nft-marketplaces-worldwide/ 

如果你希望你的商品有更多的關注,那你就會去選擇有比較多 Traders 以及交易量的平台,這就是個很單純的 Network Effect,甚至會大者恆大。目前排名前面的這幾個平台,通常都在某些 NFT 的交易上有個交易創新高的 Show Case 或者是某種特性之平台。例如:專門以 NBA 相關 NFT 為主的 NBA Top Shot;Axie Marketplace 就是以交易 Axie Infinity 遊戲裡的角色;CryptoPunks 曾在佳士得拍賣上,以 USD 17M 拍賣九個 CryptoPunks 的頭像。

那個 Marketplace 是好的選擇?

上述的 Marketplace 的成交量能起來,成交價有機會屢創新高,背後還是供給與需求。通常平台的人數越多、交易量越大,就會越有價值。但裡面的人可能同時扮演著供給與需求的角色,而供給與需求的「品質」也會是決定 Network Effect 強度的因素之一。

Demand Side:Whales and Plebs

需求的背後可能會有兩股力量,分別被稱為 Whales and Plebs,Whales 就是所謂的大咖,通常是相信 Blockchain 未來能夠帶來更多貢獻,早期就投身在這產業,這幾年可能也隨著虛擬貨幣的上漲,也獲得了不少財富。同時他們也相信 NFT 的價值,所以很願意花錢在一些大的專案上。他們往往就是能夠創造出高成交價值 NFT 交易的那群人,對這些人來說,有時候東西買著放著,不一定要有什麼價值,我覺得有價值就好。不過 Plebs 就比較像是湊熱鬧,想要成為下一個賣出高成交金額 NFT 的人。這時候心態就會決定這個平台的走向,如果平台上的大家偏好與價值觀認為這個是有價值的,往往價格就有個支撐,甚至會往上走。但如果投機的人偏多,有些人往往卡住後,心態又不正確覺得沒賺錢,就會開始抱怨,這時往往價格就很容易下跌,進而造成交易量下滑。

所以大的平台通常就會有好的 Network Effect 吸引好的買家跟賣家來,就算這類的交易頻次不會太高,但足夠多的活躍用戶,還是能撐起一定的交易量。而後進者就得要有噱頭、或者是吸引幾個比較大且相信你的專案規劃的 Whales 進來,也許你找的是某個藝術家,試著以 NFT 的形式發行他的作品,只要產品定位夠好,你經營的社群夠忠誠,也許你這個平台就能穩定下來,持續成長。但通常 Network Effect 更像是傾斜的天秤一樣,只會更往某一端去,大者恆大。所以如果你對於 NFT 的交易有興趣,那 Opensea 以及 Rarible 這類比較大的平台,會是比較好的首選。

NFT 是否熱潮已過?

根據過去經驗,這種對於大眾市場來說算是比較新的產品,通常需要一波又一波的操作,上沖下洗後,長期的趨勢往上走,變得更加大眾化。以 Opensea 近期的交易來看,似乎是有點往下的趨勢,如下圖:

source: https://dappradar.com/ethereum/marketplaces/opensea 

另外一個 Source 也顯示出類似的趨勢

soruce: https://coingape.com/openseas-transaction-volumes-on-sharp-decline-is-nft-popularity-on-a-decline/ 

這代表就算是目前擁有最大 Network Effect 的平台,因為交易頻率低加上轉手流動性差 (價格比較高的 NFT Transaction 去看過去的交易紀錄,一般大概就是轉兩三手而已,每次交易期間可能要有個三個月到半年),所以就算累積了一些既有的用戶,也很難是個很 Active 的用戶,要帶動交易量還是得靠持續性的新用戶加入。從上圖的 Transaction 來看,經過一個 Hype 後就慢慢會往下走,就得要等到下一波堆疊起來。如果具有 Network Effect 的大型平台都這樣了,我認為新的小的平台要抓住 NFT 的熱潮,可能會有點過了那個時間點,對於小的平台,可能就只能選好自己的受眾,好好經營這一群用戶,獲得首波的交易量後,難免還是會遇到交易量下滑的狀況。這一切的原因我認為交易的還是有一點不是那麼「必需品」的味道在,所以要轉起來還要有點時間,但樂觀一點的看,這個市場可以滲透的客戶還是好大,許多人連虛擬貨幣都還沒接觸,更不用說 NFT 了。至於 NFT 可否變成必需品,那是個很好的問題,也許有人會說等你進入了 Metaverse 後,在上面可以曬自己的 NFT 收藏也許就會是個「必須」,但你曬的到底是那個 NFT,還是那個 Digital Asset?如果你在中心化的 Metaverse 服務中,裡面的 Digital Assets 會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的?

以上就是我針對 NFT Marketplace 透過 Network Effect 的觀點。

訂閱電子報 Addin Weekly

訂閱創業投資資訊,隨時分享創業大小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