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登觀點 093] 在資本緊縮的時代,成本效益變得更加重要

最近 Pitchbook 有篇 When Dry Powder Stays Dry 文章指出,整體的資金需求與供給的倍數,已經來到了 2.1x (市場上資金供給有 100 元的話,那資金需求則是 210 元),越後期的創業者們,對於募資上的壓力是更大的,因為倍數來到 2.5x。

[布蘭登觀點 091] 找到資源配置的奇妙配方

上週跟一個矽谷回來的投資人聊天,他分享了他從 PE 領域看到他們進入某個產業,有時候把每個部門的人力與預算拉出來看,在那個產業裡,大概都有個可以參考的平均數字,就可以知道資源是否分配不均,那邊需要砍人,哪邊需要加人。這其實就是當你熟悉某個產業時的「奇妙配方」。

[布蘭登觀點 059] 拓展市場的第一步,就是改變組織經營思維

之前寫了一些跟市場拓展相關的文章,如 [布蘭登觀點 020] 跨市場選擇策略,以及在 [布蘭登觀點 054] 從創業者變成一個 Resource Manager中,有提到當創業者拿到更多資金時,要怎樣轉換思維與角色,變成一個資源分配者,也讓下面的同事有更上一層的進展,或是從外部找來即戰力協助拓展業務。我們試著把這兩個觀念和在一起講,來聊聊拓展市場的第一步,就是改變創業者自己本身的組織經營思維。 拓 …

[布蘭登觀點 049] 學術派創業與街頭派創業

自己一人獨處時,腦中常常會有許多的想法與小劇場發生,大多時候許多想法就這樣消逝而去,有些則是變成布蘭登自己的觀點。後來覺得還是要把這些微小的觀察與想法記錄下來,才能夠知道自己這些年來思想上的轉變。 [布蘭登觀點] 就是因此而生的專欄。除了  [布蘭登觀點] 以外,還有 [VC 101] 與 [創業者這樣說]  …

[VC 101] 創業者募資時的如何維繫好投資人關係?

上週提到 [VC 101] 募資的節奏與時程,提到了創業者跟投資人的互動節奏。這週有遇到幾個創業者,順著這個議題又延伸出「有這麼多潛在投資人,在額度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維繫好關係,卻又不得罪其他投資人」? 投資前就跟約會一樣,加大 Funnel 一開始的問題就是「如果沒有對象,那就更不用談要約會了」,所以「提高你的 Top of the Funnel」會是你的第一步,如何開啟你的 Funnel 呢? …

[布蘭登觀點 023] 解析線上旅遊產業鏈

假設消費者購買的價格扣除最源頭飯店的成本,有 40% 的利潤,那就是看這些 Players 各自要分多少,也許飯店保留 10%,GDS 拿走 20%,旅行社拿走 10%;或者是飯店保留 20%,15% 給 OTA,剩下的 5% 給 MSE;或者是飯店直接做直客,需要花 20% CPA,那飯店也是留下 20% 的利潤。

[布蘭登觀點 021] 2019 年文章回顧

回顧 2019 年,我自己寫了 35 篇 Blog,真正讓自己有紀律開始寫是從四月底開始,我記得我在新加坡出差,我突然覺得,要給自己一些壓力,不能再有一篇沒一篇的寫了,因為事情總是很多,你可以找到很多藉口,但 No Excuse,我認為總要找些方法讓自己可以上軌道,所以我選擇了「言語的力量」,大聲的宣示。

[布蘭登觀點 017] 壯年創業者的特性

壯年創業者,有些是在外商、大公司工作過,也有做過 VC 的,有些則是連續創業家,如果以 40 歲的年紀,至少在職場也有 15 年以上的工作歷練,甚至有些人大小公司都待過,也有過從零到一,以及從一到一百的經驗,或者是不同產業與 Function 的歷練,對一個創業者來說,至少某些專業技能的成熟度會比較高。

[布蘭登觀點 015]新創如何搭配使用品牌型廣告與成效型廣告

我簡單地將廣告分類成品牌型廣告與成效型廣告,來對應上述的接觸廣度與了解的深度。
以過去幾年我常接觸的網路業為例,網路業的特性就是會用「數字化」來分析營運的狀況,加上小新創也沒什麼資源在一開始打品牌廣告,反而是能夠先活下來會是更重要的課題,所以我看到蠻多新創都比較著重「成效型廣告」。

[布蘭登觀點 013] Discipline 與組織的 SOP

有些人卻不是這種「天份派」的,他們會很有規律的將事情記下,同時規劃,甚至還有一套 SOP 來將要做的事情,透過系統化的方式完成。其實往往是這類有紀律的人,才能夠長期維持一定品質的產出。隨著 Business 成長,整個組織規模擴大,你所需要的就不只是天份而已,而是一套可以讓大部隊發揮一定水準以上的作業方式。